朱微静:民以食为天,海鲜以鲜为最

朱微静:民以食为天,海鲜以鲜为最

    作者:刘 娟


“地球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”,看似一句玩笑话,却道出了温州人在市场上的竞争意识和走遍世界的闯劲儿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在宁夏的温州商人就有三万人之多,观湖海鲜坊创始人朱微静便是这三万分一。他的故事,要从14年前说起。


微信图片_20200408155919.jpg


2005年2月14日,西方情人节这天,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毕业的朱微静从浙江温州来到宁夏银川。初来乍到,他在远大中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任职,是市场部一名普通的业务员。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北方城市,对于一个年轻热血的毕业生来说,三线城市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因此刚开始他并没有想要留下。


虽然是家族生意,但是他面临的压力却一点也不小。没有任何工作经验、专业也从出口转内销,一切都从零开始。繁重的业务压在肩上,白天在外跑市场,晚上回到宿舍恶补营销知识。他没有多余时间想别的,只有把工作做好,业绩上来了,才能“多想”,不然一切都是妄想。忙起来的时候,似乎所有的杂念都被抛到脑后,包括最初并不想留在宁夏的心思。


就这样,功夫不负有心人,朱微静的营销工作逐渐有了起色,不再因为吃了客户的闭门羹丧气,学会了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,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和营销方法。加上他好学、勤思,谦卑、奋进,不长时间便被提拔为营销主管。朱微静说,当初升职是喜忧参半,欢喜的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可,忧的是升职以后就要承担更加艰巨的任务,自己能否胜任呢?他不知道。只是当下便坚定一个信念,一定要再次证明自己可以,无论在哪个岗位上。


直至2017年创立观湖海鲜坊之前,他在远大中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营销副总数年。聪明的商人抓商机,伟大的企业看趋势。朱微静说:“懂得判断大趋势的走向,紧跟趋势的潮流,才能做到“风起扬帆时,能者立潮头”。随着多家五星级酒店落户银川,他看到了银川作为一个内陆城市对海鲜市场的迫切需求!这两者之间看似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,但是仔细思量就会发现商机所在,这些星级酒店都有海鲜自助餐厅,但是质量和口感都远不及沿海城市,这是因为酒店的业务核心在服务和住宿体验上,海鲜自助餐厅只是延伸业务,不会投入大成本做生鲜。如果在银川做一家专门经营海鲜的餐饮企业,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这部分对海鲜有需求的人群。朱微静提起创立观湖海鲜坊初衷时,眼睛里闪烁着光芒,这份属于自己的事业,将深深扎根在宁夏这片沃土上。


经过市场调研考察、地理位置分析比较,位于银川市兴庆区天平街与康平路交汇处东南角的观湖海鲜坊于2017年12月8日正式开业。短短2年,观湖海鲜坊在银川地区已累计老客户1500位,能取得这么多客户的认可,朱微静说,“这离不开浙商对老乡的支持,浙江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团结低调、勤俭节约,这也是浙商能够走向国际市场的根本原因,我们不管走到哪里,都会报团取暖,在宁夏也是,银川好几个地产项目都是浙江商人合作的,很多前辈对我的小店也给予了关怀。”


IMG_4324.JPG


朱微静发扬了浙商低调务实的创业精神,作为银川地区专业经营海鲜的餐饮公司,凡涉及到海鲜的“鲜”,他都要亲力亲为,亲自把控,决不允许在源头上出错。观湖海鲜坊的食材一部分从北京陆运、一部分从福建空运过来。每周有三天凌晨五点,他都会去空运的拿货点挑选食材,从不间断。既然当初选择了餐饮,就要尽心尽力去做好,包括厨师招聘、选用麦德龙食用油,他都会亲自把关。他说,“成大事者,不拘小节”,这个“小节”,一定是和质量没关系的,但凡问题出在质量上,做什么也不行。


现在,观湖海鲜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,店面也在进一步扩建,朱微静表示,接下来要对宁夏其他地级市进行考察准备开设分店,让更多的人吃上真正的海鲜。


IMG_3446.JPG


商业本身充满了挑战,而在商海驰骋的浙江商人似乎是一股神秘的力量。他们能够在没有市场的时候创造市场,能够在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,在不声不响中,在无人问津的领域开辟天地。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,必将支撑着浙商队伍走的更远,而观湖海鲜坊,浙商的创业缩影,一位实干家的创业故事,在宁夏餐饮业,必将闪闪发光。


地址:银川市金凤区亲水大街万达中心A座1907
联系电话:0951-6024833